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

销售热线:

联 系 人:

娱乐网址:

集团邮箱:
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关于新闻 >

最牛公务员9年未上班照领工资-新闻-中华网

时间:2025-07-13作者:admin浏览:

摘要:蓝狮注册 近日,网上出现福建龙岩现最牛公务员九年不上班工资照发的文章,称福建省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最近爆出新闻:支队科员江进祥九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,工资却照发,成

  蓝狮注册

最牛公务员9年未上班照领工资-新闻-中华网

  近日,网上出现“福建龙岩现最牛公务员九年不上班工资照发”的文章,称“福建省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最近爆出新闻:支队科员江进祥九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,工资却照发,成为中国最牛的公务员”……【详文】2011年2月13日,龙岩市建设局对江进祥作出正式处理决定...【详文】2月14日,江进祥终于到市城建监察支队上班了,每月除了2700元基本工资外,还将领到300元的通讯费及误餐补贴......【详文】

  江进祥:我不想当最牛公务员,不想在这一问题上纠结......重新上班还要查清所反映的问题。【详文】

  龙岩市人事局给记者出具的一份调查材料称,2002年4月28日,江进祥身为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秘书科科长,在担任市人大第二届一次会议秘书处信访组工作人员期间,违反大会纪律,未经大会秘书处同意,佩戴大会工作人员工作证,向参加大会的人大代表散发个人材料,在代表中造成严重影响,其行为已构成违纪。对此,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江进行批评、教育,但他始终不承认错误。 【详文】

  有4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向市人大提交了建议案,要求严肃查处江进祥违纪行为,并清理出公务员队伍。

  “我在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秘书科科长期间,因为检举揭发市政工程地下涵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遭到打击报复。”1999年9月,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省市人大代表视察中心城市时,发现市政工程地下涵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。其后,江进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这一问题;2002年4月,在龙岩市人大会议召开期间,江进祥以《谁来查处这一工程--关于龙岩市中心城市视察发现的问题查处的建议》为题向代表写信。【详文】

  江进祥告诉记者,2002年5月,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宣布对江进祥停职检查;2003年9月,有关部门在未通知本人的情况下为江进祥办理了调离手续,他从未到城建监察支队报到,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通知其到支队上班;直到2008年5月,龙岩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专门行文通知其参加参公培训和考试时,江进祥才知道自己被调到城建监察支队。

  2002年5月16日,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其作出停职检查的决定。在停职检查期间,江擅离工作岗位。8月20日,市人大环保委在《闽西日报》上发布公告,要求江进祥在15日内回单位,逾期不归将按有关规定处理。公告发出后,江仍不来上班。2003年5月31日,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决定给予江进祥行政撤销科级职级的处分。江不服,提出申诉。7月14日,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其申诉进行了复核,决定维持对江进祥撤销科级职级处分的决定。市人大常委会认为江进祥不适宜继续留在人大工作,2003年10月,经组织出面协调,将其调到市城建监察支队工作。【详文】

  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办公室主任倪霞回忆说,2003年10月29日,支队接到市人事局的介绍信,介绍江进祥来支队工作,并由支队人事科协助办理相关手续。她表示,江进祥调入支队后从未报到,没有上过一天班。【详文】

  龙岩市建设局局长郑立信说,2003年10月,江进祥调至城建监察支队后,存在发放基本工资现象。支队一直没有办法联系上江进祥本人,只能通过他的妻子电话联系要求转告江进祥到支队上班。江进祥的妻子说江进祥身体不好、无法上班,并提出家庭困难等理由。支队考虑到江进祥对人大常委会处理意见不服,还在不断申诉,另一方面家庭比较困难,从以人为本、缓和矛盾角度出发,还是发放基本工资。 【详文】

  支队考虑到江进祥对人大常委会处理意见不服,还在不断申诉,另一方面家庭比较困难,从以人为本、缓和矛盾角度出发,还是发放基本工资。 【详文】

  记者打电话询问龙岩市人事局副局长黄晓华:“江进祥一直没上班,为何不按有关规定停发他的工资?”黄晓华解释说,工作人员工资的变化,应该由用人单位提出,“用人单位没有处理意见,没有向人事部门报告,我们没有理由停发工资”。【详文】

  福建省警察学院教授倪小宇认为,“最牛公务员”事件反映了两个问题。一是公务员管理中的混乱问题,江进祥9年不上班照拿财政工资,其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存在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,以“缓和矛盾”“以人为本”为由放松管理甚至不予管理与法无据。【详文】

  另一方面,针对这一公共突发事件,当地政府应当提高工作效率,对于江进祥反映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,尽快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。应通过及时调查,澄清双方争执的问题,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交代,避免这一事件持续发酵,取信于民。

 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相关部门给了两个离奇的说法:一是因为他家里比较穷,要“以人为本”;二是他不服市人大的处理,到北京等地,“比较容易走极端”。这两个荒谬的说法压根儿不值一驳。穷人那么多,政府又不是慈善家,凭什么想撒钱就撒钱?而至于“怕他走极端”的说辞,似乎更像是怕他说漏了嘴【详文】

  龙岩市纪委监察局及相关部门作过多次调查。2003年4月,根据闽纪办函[2003]25号及省市有关部门的督查函,龙岩市纪委牵头,龙岩市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调查组,就有关问题作全面的调查核实。(1)反映龙岩市污水处理厂2K+830—2K+915段钢筋混凝土I级管发生裂纹的问题,事实存在,事故主要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承担,而非江进祥反映的管涵生产方......【详文】

  仔细想想,江进祥事件里起码有两重思考:一者,某些地方的公务员任用管理机制混乱,既然不干事也能拿钱,那么,这样的职位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?推而广之,即便是天天去“点个名”,绩效考核机制真能挤干人浮于事的水分?类似“萝卜招聘”之类的闹剧,看来未必是个案那么简单;二者,对于江进祥反映的核心事件———所谓“企图挽回人民的100多万元损失”,公众依然接触不到真相,“中心城市地下涵管”到底有无质量问题?江进祥开罪了哪些“权贵势力”?【详文】


友情链接 :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